仙潭集團是集醬香型和濃香型白酒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集團企業,銷售總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公司現擁有四川古藺仙潭酒廠有限公司、四川仙潭酒業銷售有限公司和古藺縣仙潭釀酒科技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三家全資子公司,員工3500多人。
查看更多潭酒于1964年正式建廠,廠區位于川、貴邊界的赤水河畔,占地1000余畝,與貴州茅臺酒廠、四川古藺郎酒廠同處于中國醬酒黃金產區。當前年產能2.3萬噸,總儲能8萬噸,老酒存量4萬余噸,且不少老酒的酒齡都超過30年。
查看更多赤水河50年老牌醬酒廠
酒廠占地2300余畝
年產能2.3萬噸
總儲能8萬噸
老酒存量4萬余噸
1958年,魏氏燒坊被拆毀,政府在原址上建立古藺縣石亮河鐵廠,直接向中央匯報工作。
1961年,受國家大力發展輕工業的號召,政府把鐵廠改成蔗糖廠。
1962年,古藺縣商業局長向縣政府匯報時,提出利用蔗糖廠季節性的空余時間來釀酒的建議,獲得了批準,潭酒酒廠正式開始籌建。
1964年,潭酒正式建廠,最初命名為石亮河酒廠。
1964年潭酒建廠后,開始正式釀酒,但因糧食短缺,根本沒有多余的高粱小麥用來釀酒,只能生產玉米酒。
釀酒時,將玉米用水浸泡后再進行蒸煮,攤涼后加入酒曲拌和發酵,最后再上甑蒸餾。雖然是傳統工藝,釀酒設備和工具也多是傳統木制,但經驗豐富的釀酒師傅們對于每個工序都非常的精細小心,最后釀出的玉米酒品質很好。在時任廠長楊云清的帶領下,潭酒生產的玉米酒在當地大村、石寶、觀文、太平等地銷量甚佳。
早期潭酒廠,一直處于又生產蔗糖,又釀造玉米酒的尷尬境地,因為建立酒廠的初衷就是利用蔗糖廠的季節性空閑時間來釀酒。后來潭酒廠生產的玉米酒在當地銷量很好,漸漸有了地域知名度。
1972年,政府領導在視察時,發現廠區地理位置和條件非常優越,很適合釀酒。在領導的批示和縣政府的支持下,酒廠響應政府號召,開始籌備建設曲酒廠。潭酒開始進入正規化發展。
該時期,因為潭酒廠周圍的汽酒廠效益不佳,潭酒將汽酒廠買了下來,最后改成了制曲車間,汽酒廠也是潭酒最早的制曲車間。
1981年,酒廠派遣學習小組去習酒廠學習,繪制釀酒工具和流程,回來后向宜賓地區(當時太平鎮屬宜賓管轄)遞交擴建報告。1982年,四川省宜賓地區批準石亮河酒廠更名“國營古藺縣石亮河曲酒廠”,并下發資金用于酒廠基礎改造和擴建,開始了規模化、正規化的發展。同年,李天道被派到“國營古藺縣”做副廠長,后經全廠職工民主選舉為正廠長。
1982年5月1日,仙潭大曲開始投產。這是潭酒第一款濃香型白酒產品。1982年11月,“仙潭”商標注冊成功。當時宜賓印刷部一位姓李的女設計師為仙潭設計了商標,她用仙的首個拼音X,做成了一朵美麗的蓮花,包括我們現在潭酒所有產品包裝上都有的“潭”字,也是她設計的。這個“潭”字一直沿用至今。
潭酒最開始生產的是濃香型白酒產品,但因當時國內的白酒都是以生產濃香型白酒為主,雖然潭酒的濃香酒酒質很好,風味也不錯,但是產品想要“走出去”卻很難,只能輻射到周邊范圍。而當時潭酒廠70多公里外的茅臺酒廠效益卻很好。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醬酒資源稀缺是茅臺酒廠效益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醬酒的產能還遠遠跟不上消費者對醬酒的需求,時任潭酒廠廠長的李天道提出潭酒的生產方向必須按照市場需求來做調整規劃:既做濃香,也做醬香。他要求酒廠拿出一半的產能用來生產醬酒,這樣具備市場優勢的潭酒不僅能賣得更好,還有極大的機會可以“走出去”。在李天道的領導下,1986年,酒廠順應白酒消費習慣,制定了濃醬并舉發展舉措。
1987年,酒廠向國家輕工部提出生產醬酒,得到輕工部支持,指示茅臺酒廠提供技術支持。酒廠聘請茅臺副廠長楊廠長做技術指導,在1987年到1989年3年的時間里,楊廠長帶著茅臺酒廠技術團隊從糧食的處理、制曲、發酵、蒸餾,手把手地把醬香型白酒的現代釀造經驗傳授給潭酒廠的技術人員。也正是這個時期,茅臺酒廠與潭酒廠達成合作,共建了500噸醬酒車間,用于定向生產茅臺基酒。
1988年,潭酒生產的濃香型產品——仙潭牌39°仙潭大曲、仙潭牌54°仙潭大曲兩款產品榮獲食品博覽會審定委員會授予的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1987 年,仙潭酒廠正式向國家輕工部提出生產醬酒,得到輕工部支持,指示茅臺酒廠提供技術支持。酒廠聘請茅臺副廠長楊廠長做技術指導(1987-1989 年期間),從糧食的處理、到制曲、發酵、蒸餾,手把手地把醬香型白酒的現代釀造經驗傳授給潭酒廠的技術人員。同年,茅臺酒廠與潭酒廠達成合作,共建了500噸醬酒車間,用于定向生產茅臺基酒。
在此期間,酒廠也開始研發屬于自己的醬香酒產品。潭牌潭酒是仙潭酒廠推出的第一款醬香型白酒,最早于1990年上市,產品選用高粱、小麥和仙女潭天然礦泉水,采用茅臺酒之工藝精華,精釀而成。具有醬香濃郁,醇厚凈爽,幽雅細膩,回味悠長的獨特風格。
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潭酒陸續開發出一系列醬香型白酒產品,均成為暢銷品。但隨著新開發的同質化醬酒產品越來越多,李天道認為,需要研發一款潭酒的主打產品,只有凝心聚力做好主打產品,潭酒才能聲名遠揚,真正“走出去”。2005年,第一款潭酒主打產品紅潭醬酒誕生,現在的紅潭醬酒是其第五代產品。
自從年份酒概念興起,年份酒市場亂象就一直存在,是白酒行業的頑疾。為了改善市場環境,促進行業健康發展,2014年,潭酒開創性提出醬香真年份,制定了“釀造年份+灌裝年份”雙標注的真年份標準,并推出業內首款單一真年份酒——年份潭酒2011。
每一年的年份潭酒都由多位業內頂尖的白酒大師聯手親調,大家共同確定最佳的7輪次酒配比;潭酒從產品釀造、勾調再到灌裝的生產全過程均按國際標準采用第三方公證,每瓶都有公證書。
2019年,潭酒獨創真年份龍標,推出6款混調真年份酒,通過龍標展示基酒和老酒的年份構成及占比,并選擇占比最大的基酒,公開其醬酒獨有的7輪次酒體組合配比,讓酒體年份一清二楚。
2019年,潭酒成為第一批獲得中酒協白酒年份酒生產資質認證的酒企。
從1964年建廠至今,潭酒榮獲17個國家級榮譽稱號,45個省級榮譽稱號,17個市級榮譽稱號,41個縣級榮譽稱號。